朝阳28个开发园区成为经济发展“加速器”


形成拳头 形成特色 提升品质
朝阳28个开发园区成为经济发展“加速器”
一段时间内,多地持续掀起“开发”热、兴建“开发区”热、抢省级国家级开发区“帽子”热……
缘何?图发展!
如何解决开而不发的问题,让开发区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强大引擎,是每个开发区都要认真作答的重大课题!
5月7日,年产1000万吨氧化铝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朝阳龙城高新区。该项目总投资约242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70亿元,提供直接工作岗位2000个。这个项目的落户是朝阳“五个一” 发展平台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将成为推动朝阳市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
年初以来,一大批重点项目纷纷落户朝阳“五个一”发展平台中的28个园(景)区。据统计,一季度,朝阳全市50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共有161个,同比增加41个。从全省看,项目数量仅次于沈阳、大连和鞍山,居全省第四位。在辽西北三市中,总量排第一位。其中,亿元以上建设项目120个,同样位居全省第四位。这些成效的取得,与朝阳市大力推进“五个一”发展平台建设密不可分。
要成为产业支撑不能成为包袱——
将项目分散、产业趋同、资源浪费的近100个开发园区有效整合为28个园(景)区
“遍地园区”曾是朝阳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写照,全市大大小小县级以上园区达到54个,加上乡镇园区,总数接近100个。这些园区既没有特色,也没有方向,更没有强有力的基础支撑,项目分散、产业趋同、资源浪费等问题非常严重,不仅没起到支撑产业振兴的作用,反而成了发展的包袱。
2014年以来,朝阳市委、市政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坚持资源整合、节约集约、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思路,将原有园区进行了有效整合、科学集聚,变分散为集中,变混乱为有序,规划形成了现在的“五个一”发展布局,即一个县区一个工业开发区、一个农业园区、一个服务业集聚区、一个旅游景区和一个县一批特色产业小镇的“五个一”开放发展平台,为项目建设搭建平台和载体。经过3年的建设,“五个一”发展平台取得明显成效。
在朝阳县柳城经济开发区,记者看到一排排标准化厂房依次排开,气势磅礴。据介绍,2015年,柳城经济开发区与吉林中庆集团采取ppp模式启动了标准化厂房建设,企业签约之后可立即入驻,免去了企业建设厂房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得到了企业的广泛认可。
目前已有23家企业入驻。2017年柳城经济开发区又启动了二期3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并与15家企业签订正式入驻协议,与24家企业签订意向协议。三期4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
与此相类似,目前朝阳各个工业开发区创造性地采取“企业投资建设标准化厂房、入驻企业租赁或购买标准化厂房、政府提供优质服务”的开发模式,强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目前,全市开工建设标准化厂房351万平方米,建成113万平方米,签约企业已达335家。与此同时,朝阳市县两级组建了65家国有企业,用ppp等市场化融资手段,多渠道筹措资金240多亿元投入“五个一”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高了园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关键看招商看项目看增量——
政策先行,合力推进,创新推出“飞地产业园”,使项目向县域园区集中,形成的地方可支配财力返还乡镇
“‘五个一工程’建设能不能取得成功,朝阳能不能实现振兴发展,关键看招商、看项目、看增量。”这是朝阳市委、市政府领导常说的一句话。
近年来,朝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抓开放、抓招商、抓项目,各地、各部门牢牢把握京津冀和南方地区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开发区、旅游景区和重点产业集群,大力开展定点招商、主题招商、敲门招商、以商招商,积极主动对接产业转移项目,强力实施专业化、科学化招商。为此,朝阳市建立了书记、市长轮流带队招商工作机制,每个月至少走出去开展招商一次,并成立了5个推进组,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各县区抽调和选聘精干人员,在北京、温州、台州等地设立69个招商机构,市直部门组成专业招商局。
在朝阳市龙城区西大营子镇,记者了解到,由镇里引进的总投资2104万元的鲜玉米储藏包装项目即将进入龙城区农产品加工园区。项目进入园区后形成的地方可支配财力分配给西大营子镇。据介绍,为充分调动乡镇招商引资热情,朝阳市建立了“飞地产业园”,依托工业开发区和农业园区,每个县(市)区设立2个“飞地产业园”,明确项目向县域园区集中,项目形成的地方可支配财力返还乡镇。“飞地经济”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全市133个乡镇抓招商的积极性,一季度,全市乡镇引进项目2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
同时,各县(市)区积极落实“以实绩论英雄,以项目论英雄”的指导思想,出政策、聘顾问、定责任,全力以赴抓招商、找项目,积极打造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平台。据统计,3年来,朝阳“五个一”发展平台共签约项目500多个,正式落地300多个。中航科技、中国华录、万达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进入朝阳,落户各个园(景)区,全市形成了“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
到2017年末,朝阳市7个工业开发区全部成为省级开发区,7个服务业集聚区、2个农业园区、5个特色镇跻身省级重点,5个景区成为国家4a级景区。目前,这些园(景)区集中了全市80%以上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已成为朝阳振兴发展的龙头和发动机。
僵化体制一破,活力自来——
景区去行政化、去事业化,不仅财政不再补贴,而且有结余;农产品加工园区3年新建亿元以上项目相当于过去10年引进项目总和
在凌源工业开发区,总投资20亿元年产10万辆整车项目开工建设,这里将重点培育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阀门)产业集群;在龙城区,朝阳高新区全力争创国家级高新区,重点培育包装新材料、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北票全力建设辽宁(北票)汽摩配产业园和辽宁(北票)嘉兴温州产业园……
如今在朝阳,一批特色工业产业集群竞相发展。3年来,7个工业开发区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48个,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37家,集聚关联配套中小企业近千户,形成了工业产业集群加速集聚的良好态势。
与园区经济火热的发展势头一样,各景区的合资合作亦快速推进。过去,朝阳各景区管理体制僵化,形成严重的财政负担。近年来,朝阳市以“五个一”平台为依托,加大力度推进景区去行政化、去事业化改革,坚持用存量吸引增量,全力推进景区与大企业合资合作,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
鸟化石景区与华录集团合作,企业已全面接管景区,并计划投资39亿元,建设恐龙世界和乐动小镇,今年5月全面开工。大黑山景区与江西日上集团合作,企业计划投资8.75亿元改造提升景区,目前已完成投资2.7亿元。2017年,朝阳市7个重点景区门票收入2170万元,不仅财政不再补贴,而且结余900多万元。
3年来,农产品加工园区新建亿元以上项目34个,相当于过去10年引进项目总和,累计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109家,园区内企业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2%。服务业集聚区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项目65个,总投资15亿元的万达广场正式运营……
“五个一”发展平台的建设为朝阳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其拉动下,一季度,朝阳全市gdp增长6.4%,增速居全省第三;财政收入增长27.5%,增速位列全省第一。(来源:辽宁日报)

我市就贯彻落实全省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推进会议精神迅速作出安排部署
即日起至9月10日 泉州市开展查处机动车超标排放专项行动
迎“七一”红色经典大型京剧交响演唱会
教育局:常州市“一带一路”研究院缅甸经贸企业座谈会召开
牢记使命重托 勇于攻坚克难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智慧力量
朝阳28个开发园区成为经济发展“加速器”
我市18家企业获得2017年度浙江省节水型企业称号
捐献造血干细胞传递大爱无疆
游客龟峰遗失3万元现金 民警一路查监控帮追回
开发区举办“苏微贷”项目签约暨推介会
爱心相伴125名寒门学子开启全新求学路
揭秘!AG600成功首飞都攻克了哪些难题?
“丝路名城主题日”在银川启动,给宁夏人送来多重福利
鹭岛盛装迎嘉宾
三个“三”发展模式引领——马市岛开启美丽之旅
林正鹃副调研员带队到农场开展农垦发展调研
泰安技能补贴人员名单公示
有惊无险!弋阳城南突然停电7人被困电梯 消防成功救出
百色市森林公安局开展迎“七·一”红色教育活动
太仓港集装箱四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21年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