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缓解学位紧张状况,不少学校将功能活动室改建为课室,甚至连校长办公室都拿了出来。然而,广州有1345所学校存在教育设施未确权登记情况,如要修缮校舍或加改扩建,往往因产权问题而作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入学难”。
比如天河区华康小学,因为学校无房产证,一栋教学楼建了又不得不拆,13年来还是一块空地,学校建设屡屡受阻。
针对广州教育设施产权无土地、房屋产权历史遗留问题,21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小勉率市人大教科文卫专业小组前往天河区展开代表集中视察,建议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学校产权“办证难”。
华康小学13年来无法建新教学楼
华阳小学为扩班把办公室改课室
21日,视察小组先后前往天河华康小学和华阳小学。前者与太古汇只有一路之隔,因地理位置佳、周边楼盘密集,近年来学位供给面临压力。去年学校已经从18个班增加23个班,但学位还是“一位难求”。
“我们已经把能改的地方都改为课室了,但‘缝缝补补’也不是办法,”华康小学校长谭智华说,学校本有一栋4层的教学楼可解“燃眉之急”,2005年立项后建了又拆,原因是从1995年学校开办以来就一直没办下产权证,导致用地资料不齐全无法报建。13年过去了,这块空地还是用挡板围起来。
今年,市人大监督2号议案决议落实,解决教育设施建设和历史遗留问题。华康小学目前正重新办理确权手续,争取找到当年开发商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将学校移交给天河区教育局的协议。如今“办证难”已经有所突破。
天河华阳小学部分校区也面临着产权办证的问题。天河东校区教学楼因用地手续不完善,未完成规划验收。在扩班招生的压力下,学校不得不把老师办公室改建为课室,然后在四层屋顶建了板房给老师们“找位置”。
华阳小学校长周洁说,根据广州出台的政策,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四层,所以现有教学楼不可能再加建。“全面二孩”放开后,学位越发紧张,学校今年计划从34个班扩招到41个班。若不能及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就不仅仅是“入学难”了,“楼顶都盖满房子,学生没有活动场所,也不利于素质教育。”
天河区多所小学超负荷办学多年
“腾笼换鸟”搬校区,初中“挪窝”给小学
“天河不少学校已超负荷办学多年,几乎将所有的功能场室都改成了普通教室,已无挖掘空间,”天河区副区长饶洁怡表示,像华阳小学、龙口西小学、天府路小学等都存在上述情况。
据了解,天河区居住人口不断膨胀,相对而言,教育设施的建设未能迎合增长需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迫在眉睫。在天河北、中山大道一带,如东方新世界、华景新城、骏景花园、旭景花园等楼盘社区人口密集,小学学位供求矛盾尤为突出。
在确定无法再进行改扩建的情况下,天河只好采用“蚂蚁搬家”方式,“腾笼换鸟”搬校区。饶洁怡表示,天河研究校区置换,将中心城区的高中部外迁至外围区域,将初中(部)搬迁至原高中部,然后再将部分腾挪出来的初中(部),调拨给学位紧张的小学开办分校区。
学校产权办证为何难?
时有政策支持实际无法落地的情况
而在学校产权办证难问题上,目前,天河区产权属于政府物业的学校校区共108个,至今未办出产权证的校区76个,因此现有教育设施的改扩建工程难以报建。
饶洁怡说,导致办证难的原因有三:一是“村改居”学校校区涉及农村集体用地问题,在目前政策层面未能解决;二是早期由政府主导建设的学校年代较久,遗留用地权属争议、资料缺失等情况,完善用地手续耗时较长且房屋测绘情况复杂;三是开发单位建成移交学校后,没有按要求为教育部门办理产权证,或者是由于用地、规划手续不齐全,根本无法办理产权。
而在实际操作上,时有政策文件支持、但无法落地的情况。有些学校历史用地情况较为复杂,地籍调查时遇到界址不清晰或有争议,均会严重影响办证进度和加大难度。
“学校为民生服务设施,有别于其他社会建设项目,建议市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且简单易行的办法,”饶洁怡建议,允许学校按照现状(包括用地、校舍)办理权属登记,保护国有资产,同时简化教育设施产权办证流程和手续。
目前,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部分学校已有所突破。比如早在1996年就有了规划的龙口西太阳广场小区配套小学,因为规划局和教育局的文件在某些地方有冲突,迟迟未能兴建,现在已经作出调整,项目已立项并获得市国规委同意建设的批文。
全市教育设施历史遗留问题
共涉及学校1345所项目1807宗
为了加快解决教育配套设施产权不明晰问题,根据教育部门报送数据与各学校梳理情况,目前广州已建立“村改居”学校历史遗留问题专项工作台账、全市教育设施历史遗留问题工作台账。
据了解,广州未确权登记教育设施项目达到1807宗、涉及学校1345所。目前市国规委共梳理出三批有条件推进确权登记的学校项目(涉及项目189宗,学校71所)。
记者翻看发现,其中不乏广铁一中、培正中学、小北路小学、天府路小学、龙口西小学等名校。目前,上述学校已在不同程度推进地籍调查、门牌证明办理、违法建设处理、房地产实地测量、规划验收测量等手续。
广州市国规委不动产登记处处长张劲泉分析,学校难以理顺集体土地权属关系及存在违法建设问题,是制约土地、房屋确权登记的主要原因。
目前全市“村改居”学校共146所、162宗项目,其中已确权登记4宗。根据核查情况,“村改居”学校项目用地为集体土地约占78%,没有办理报建、验收的占75%。
另外,针对村社对“村改居”学校的相关诉求,各区教育局尽快报请区政府与村社商谈产权移交政府的具体补偿条件。截至今年8月,使用集体土地学校项目中,初步同意土地征收的17宗,不同意的21宗,其余未明确,仍有待沟通。
拟建立容缺受理机制
建议给开发商建立“红黑榜”
座谈会上,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培正中学校长吕超提出,历史遗留问题之所以存在,可能是以往的政策无法适用,应该创新政策建立新的解决渠道。
对此,张劲泉表示,面对产权确认的问题,已草拟《关于解决我市公共服务设施确权登记历史遭留问题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将重点针对教育设施等11类公共服务设施,充分考虑其公益性,从多途径从宽处理,目前待请示市政府并经其批复后实施。
值得关注的是,《若干意见》提出了建立容缺受理和信任审批机制。即结合历史实际,经书面承诺。对日常监管能够纠正的审批事项先行核发行政许可、行政确认等证明,确需补缺或补正的资料由主管责任部门督促完成。
“职能部门要强硬起来,开发商配套的教育设施应建未建、建好未移交,一定要想办法去解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工委主任赵南先建议,要建立一个“红黑榜”。对于做得好的纳入“红名单”,做得不好的纳入“黑名单”。对于那些以各种借口推延、不配合的开发商,相关部门予以限制惩罚;而对于“老赖”级别的,可以考虑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广钢新城教育配套设施最新进展
两所学校承诺将于年内完成移交
8月初,市人大代表视察了广钢新城配套教育设施建设情况,发现去年底广钢新城迎来首批居民,但规划学校32所17所待建,有人大代表提出质疑,配套学校未落地,为何能楼盘能预售入住(《广州日报》2018年8月3日a6版)。
昨日在座谈会上,市住建委房地产业管理处副处长张炜云表示,市住建委立即核查了广钢新城在建楼盘土地出让、项目报建和预售情况,以及荔湾区教育与开发企业签订建设移交协议的有关情况,并于8月6日约谈了广钢新城板块涉及到的4家房地产开发企业。
从核查情况看,广钢新城在建住宅项目6个、涉及配建教育设施7项,其中4个项目(涉及5项教育配套)土地出让在2016年3月1日之前,须按照《广州市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管理规定》(穗府办[2010]15号)、《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幼儿园设施建设移交问题的通知》(穗府办[2012]62号)的规定进行建设和移交,即无规定幼儿园、小学等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需在首批项目预售前建设完成。
区教育局此前已与相关企业签订建设协议,约定了移交时间,且此前均已完成规划验收,目前未能移交的主要原因是市政道路未开通、永久水电未解决,不具备移交条件。
市住建委目前已督促开发企业加快永久水电方案送审和竣工验收备案进度,确保在原来约定的移交时间之前完成移交。8月19日,市住建委再次约谈了中海、华发2家企业。中海锦观华庭项目已承诺本月底完成移交;华发尚座花园项目已承诺年底前完成移交。其余项目配套教育设施在市政道路开通、永久水电解决的情况下也可以立即移交。
文、图:广报记者何瑞琪
昆明市农民画作品展市博物馆开幕 百余幅作品亮相
有一种感动叫家乡,有一种力量叫团队
国考报名今开始︰招录规模压缩 新部门加入招考
龙马重科总工程师王建宏:聚力风电铸造 “泡”出世界一流核心技术
又能和老姐妹们一起拉家常了
市人大代表:小学超负荷办学无法改扩建,问题必须改!
大连成功救治“蜘蛛人”孕妇
河流涨水小桥被淹 村民落水抱杨树警察相救
市政协领导视察社保体系建设
重点督察!九江弘雅花园小区环境“脏乱差”还敷衍应付......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鼓起农民“腰包”
常州去年引进高层次人才3323名
“宁聚计划”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走进江北
8月30日温州国际邮轮港将正式投用 开启今年首个邮轮旅游航次
怀化市二医院靖州医院胸痛中心开展健康宣教活动
涟源市召开2018年全市治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宣州区乡村旅游建设稳步提升
我市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亮相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宝鸡志愿者骑行倡环保 助力绿色宝鸡建设
全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经验交流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