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温州的美,如画!无论是被誉为“寰中绝胜”、“海上名山”的雁荡山,悠悠三百里诗情画意的楠溪江,还是有“瓯江蓬莱”美誉的江心屿,都有文人墨客留下不少诗句。
今天,小编突发奇想,温州山水诗画如果配上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这些中国书法大咖的字会有怎样的效果?
事实证明美醉了!
瞬间墨香满瓯越!
猜猜都有谁的字?
怎么样?看完这些图,
是不是觉得是一种享受?
下面公布答案:
1、北雁荡山:颜真卿
2、江心屿:柳公权
3、南雁荡山:王羲之
4、仙岩:颜真卿
5、永昌堡:柳公权
6、望海楼:柳公权
7、寨寮溪:颜真卿
8、百丈漈瀑布:王羲之
9、大龙湫;颜真卿
10、蒲壮所城:柳公权
11、池上楼:赵孟頫
12、楠溪江:王羲之
作为温州人,小编觉得我自豪!
为温州之美而醉!
为诗词之美而醉!
为书法之美而醉!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而书画,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闪耀的瑰宝之一。
其实,翻阅历史画卷,悉数书画名人,
清正古雅文脉相承的瓯越大地,是书画艺术扎根的肥沃土壤。
如唐之张諲,元之黄公望、王振鹏,明之黄养正、谢庭循、姜立纲,清之孙诒让……
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黄公望)
团扇书法(孙诒让)
近现代池志澂、叶墨卿、孙诒让、谢磊明、王荣年、刘景晨、马公愚、方介堪、夏承焘、吴鹭山、方去疾、邹梦禅……
上世纪30年代,上海海派后期文化高涨期,张红薇、马孟容、马公愚、方介堪、郑曼青等一批温籍人士是海派后期文化的重要力量,人称“永嘉画派”。
1925年冬,马公愚(左二)、马孟容(左三)等摄于上海吴淞之中国公学。
70年代后,林剑丹、马亦钊、胡天羽、胡中原、何元龙、张如元、潘知山、汪廷汉、陈出新、吴永龙、吴聘真等走上温州书坛,成为中坚力量。90年代以来,新一代书法人才不断涌现,他们中有很大部分为专业院校毕业,经过较为系统的学习,具备较高的素质与学历,以特有的激情和冲击力,成为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如张索、陈忠康、戴家妙、陈中浙、潘一见、黄寿耀、林峰、徐强、邱朝剑等。
林剑丹书法作品
改革开放的40年,是温州历史上书画事业发展最快、成果最多的时期,其创作队伍形成老中青三代同台演绎,艺术家们为东瓯丹青文脉的传承倾注了满腔热血,灌溉出的温州书画百花齐放之盛景,让我们津津乐道,记忆犹新。
翰墨流转,在老一辈艺术家的带领下,“敬重历史,尊重长辈,推举同仁,提携后学”成为代代相传的内在精神核心和独特印记的思路,那一股清新开放的学术之风与兼容并蓄的风度,镌刻在无数前行在翰墨道路上的人心中,令温州书画坛群星灿烂,光艳夺目。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不止一次强调“文化”:温州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实践,是温州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这个伟大时代萌芽、生长、灿烂的结果,要从温州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找寻改革发展的“基因密码”,重拾温州发展“源动力”,加强文化温州建设,以更加厚实的文化力量推动新时代的温州新发展。
今天上午,“墨香温州”建设将在龙湾区实验中学正式启动,“四个一百两中心两馆”计划推开实施,一份份倡议书勾勒出新时代里的文化梦想--建设书法、美术教师志愿派遣中心,让“墨香”走进百个校园、百个单位、百个村社、百个家庭,让家家有文房四宝,人人学书画技艺,创造条件推进温州美术馆、温州书法专题展示馆建设,真正将温州打造成书画人才辈出、精品力作迭出、社会效应溢出的“墨香之城”。
来源:温州日报全媒体
温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民悦
制图:姣姣
市委召开市级老同志座谈会暨工作通报会
今日立秋要凉快了?别急 还有“秋老虎”要发威
海峡国际社区:设置冰柜放厨余垃圾 便于清理又没有异味
湘潭市人才购房和租房补贴实施办法(试行)
孙建华在深入和林县城关镇调研精准扶贫工作时指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精准施策打好扶贫攻坚战
穿越!请书圣王羲之为温州山水画卷挥毫,美醉了!
2018年越秀区科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开班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助力脱贫攻坚人才引进工作
2月份文化活动早知道
坪山区规划土地监察局积极引导违建当事人自行拆除坪山大道与坪联路交汇处西北侧板房
太原二十七中:创建文明城市,我们在行动
【四望亭走笔】“驴友”任性必须付出代价
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淮北市四部门召开统计工作联动会议
宁波这三类对象可以领补贴 最高8000元!标准、条件…
为环卫工送清凉
快递公司丢失包裹 消费者获赔6000元
天津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全市将迎中到大雨
市委中心组举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专题(扩大)学习会
洛阳人注意!5月5日起节假日也能去审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