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广
浙江海盐县,位于杭嘉湖平原东缘,濒临杭州湾,县域面积1072平方公里,人口38万,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旅游之地、核电之城”著称。能够到浙江,特别是海盐这个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导过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样本县挂职学习,我深感荣幸,也倍感压力,挂职期间认真学习和咀嚼发达地区的发展理念、开放态度、创新思维和务实方法,力求为我所用。
走进浙江,我们悟什么?——谋势定势之道
浙江省称得上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等生”“模范生”,率先打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浙江样本。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时提出的、历届省委省政府持之以恒推进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八八战略”,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五个浙江”战略部署,凝结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浙江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完善区域现代化总体布局、提升省域治理现代化水平系统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细细品味“八八战略”,有四个方面需要我们学懂悟透做实。
领悟求是作风:以调查研究开局起步。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浙江实践提醒我们,科学决策的制定必须要以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吃透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基础,顺应形势变化和发展规律,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绝不能脱离实际。
领悟历史思维:在前人基础上开拓创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浙江实践不是片段性的实践,“八八战略”是在原有基础上根据实践的发展提出的,所以我们制定政策绝不能标新立异喊口号,口号化最终就是泡沫化。
领悟辩证观点:在重点突破中整体推进。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也是系统论和运筹学的基本方法。浙江发展告诉我们,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不仅要树立全局眼光和战略思维,注重改革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还要抓住事物的关键点和紧要之处,牵住“牛鼻子”,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推动全局。
领悟实干精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衡量领导干部思想品质、工作作风和实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浙江践行“八八战略”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狠抓落实,以抓落实的成效忠诚于党、服务于国、取信于民。
挂职海盐,我们学什么?——干事成事之道
十多年来,海盐县坚持“八八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上都拿出了过硬的答卷。在这一战略指引下,海盐争当“三个示范”过程中形成的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体制优势为根本,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为主线,以不忘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为基本立场,以实干苦干、咬住不放为精神动力的格局,很好地展示了一幅县域科学施政、有效治理的路线图。
我们要学习海盐注重精准实施,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笃定精神。十多年来,海盐始终按照“三个示范”要求,遵照“八八战略”战略思路和战略布局,一个声音到底,一以贯之执行,一抓到底落实,很好地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同时海盐对“八八战略”的贯彻落实,不是完全的照抄照搬、生搬硬套,而是主动将省委战略决策转化为一个个具体而有效的工作抓手,一心一意当好“八八战略”实施的工程师和施工员。
我们要学习海盐注重发展韧性,全面对接大上海,重点突破促转型升级的工作方法。海盐注重政策引导和市场倒逼相结合,比如通过实施差别化电价水价、用能总量指标有偿使用和落后产能退出补偿等制度,促使企业自觉淘汰落实产能,推动产业平稳接替。海盐有9个产业招商组、15个在外挂职蹲点招商组,依托专业招商机构进行精准招商,曾一年内引进重大项目29个,引进资金77.48亿元。海盐大力实施与上海的同城化和一体化,全面接轨大上海,上海已为海盐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的主要平台。
我们要学习海盐注重城乡协调,共建共治促共享的民本思想。海盐坚持把破解民生短板和缩减城乡差别摆到重要位置,走出了一条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创造了就地城镇化的“海盐模式”。一是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建立了全省首个县、镇、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率先推出“农钻通”流转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宅通”农村抵押贷款和“农股通”农村股权质押贷款,打破长期以来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的体制绳索。二是以普惠性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完善村庄布点规划,通过人口、产业聚集带动了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和均衡化。三是坚持规划先行,拒绝大拆大建,因村制宜,推进乡村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布局之美的美丽乡村建设。
我们要学习海盐注重问题解决,想方设法创环境的亲商理念。相对于周边县市,海盐既没有特殊的区位优势,也缺乏独特的资源禀赋,正是凭着高效优质的“店小二”服务获得了竞争优势。如2012年推出的投资项目模拟审批、容缺受理审核等制度,2015年上线的“企业事马上办”服务平台,打造了全市审批事项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政务环境。又如海盐的节点管理模式,将总投资达300亿元的浙江山水六旗国际度假区项目分解成了1700多个工作节点,从启动规划选址审批到正式动工仅用了6个月。
我们要学习海盐注重考核奖励,一切围绕工作转的实干作风。海盐坚持“红色引领”坚定政治信念、“绿色践行”实现低碳环保、“黄色预警”构筑廉政防火墙的干部三色教育,围绕培养“狮子型”干部目标,创新推出考察考查核绩、纵横比较晒绩机制,将干部推向基层、推向工作一线。2013年以来,先后在攻坚一线提拔33名表现优秀的干部,对21名不胜任、不称职、怕担当的干部进行处理。
思考陵川,我们如何干?——走高质量转型发展康庄大道
学有所思、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力开创美丽陵川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实际行动,是检验学习成效的唯一标准。结合陵川实际,自己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和思考。
大力解放思想,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切实增强发展自信。
要通过思想大解放,坚决卸下“小地方难有大作为”和“基础条件差、差距大”的包袱,学会跳出陵川看陵川,登上王莽岭看中原,把工作放到更大的背景、更高的标准中去衡量,横向对比找差距,纵向对比找短板,彻底摆脱守成求稳心态、内陆思维状态和政府依赖心理。要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当前建设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号角全面吹响,陵川发展正当时;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实施,晋城建设全省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示范市陵川要走在前,太行一号风景道开工建设、王莽岭经营体制改革等等,给我们释放出巨大的政策红利和资金支持;中原城市群的快速扩张、陵辉高速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给我们提供了借力发展的平台和潜力巨大的市场。要认清优势,积极而为。同海盐相比,我们的差距在于缺乏足够开放包容的心态、创新突破的勇气,更缺乏“无中生有、有中生优”、营商经商富商的意识和本领。我们要在深化思想革命、培养市场意识的同时,深度挖掘并善于利用陵川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后发优势、生态优势、气候优势,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项目、品牌和产业。要科学规划,精准而为。陵川发展思路已定,重点就是要对县委“11613”发展战略和今年主攻的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和“三基建设”三件大事精准实施,确保实效。要科学编制和完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以一流规划保障高质量发展,助推陵川争先进位、后发赶超。
树立开放理念,全面对接大中原,发挥比较优势借力发展。
陵川地处山西东南“门户”,积极主动融入中原是我们扩大开放、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和必然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融入大中原战略,将陵川建成大中原的后花园、产业发展的延伸地。要做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路、水、电、信息等基础设施内通外联建设,打通断头路,畅通出口路,不仅让游客和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住得下,而且能让企业走得出、产品运得出。要做到产业合作互兴互融。要在对接过程中准确把握中原产业态势、消费特征,坚持绿色与特色相结合、强县与富民相统一,发挥好比较优势,在区域“一体化”布局中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在“差异化”发展中打造“一体化”联动平台。要做到高端要素互融互补。绿色生态、清凉气候、健康环保是我们的高端生活要素,资金人才、产业技术、管理方法是中原的高端发展要素,要通过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优雅的享受,打通两者之间互融互补通道,倒逼产业转型升级。要做到公共服务互建互享,实现教育、医疗、公路等公共服务的全方位接轨。要做到体制机制互强互补,深挖与中原在市场规则、政府办事规则、政府服务效率、产业配套等方面的差距,加快形成与之类似的政策条款和办事习惯,让中原外来客商、创业人才感受到真正的“无差别”。
坚持整体布局,统筹协调推进,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
要做好相关政策配套改革,为乡村振兴奠定制度基础。一方面大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县、乡、村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增强非农就业能力。另一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户籍制度壁垒,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适应旅游4.0市场需求和贫困群众脱贫需求,打造全域旅游升级版,铺好乡村振兴产业路。要打好绿色生态这张王牌,扎扎实实围绕“生态旅游+”打基础、搭平台、做文章。要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拓展山区农业产业功能,大力发展功能农业。要把全省“一县一业”中药材基地县的品牌叫响做实,努力打造北方“陵五味”药乡。围绕做大做强县城,做全做精城镇,做优做美农村,完善村庄布点,进行产业布置,推进产城融合,用产业支撑农民就地就业,通过在全县谋划“1+x+y”(“1”指大县城,“x”指特色产业平台小镇,“y”是指美丽新农村)特色产业乡村布局,搭建“布局合理,城乡两便”的城镇化框架,让农村离土不离乡,有活干,有收入。
提振精神风貌,提升素质强担当,激发党员干部主动性创造性。
要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谋事干事、创新创业良好氛围。要强化担当精神,在难题面前体现“敢”字,在矛盾面前体现“碰”字,在风险面前体现“为”字。要强化效率意识,全面树立“抢”的意识、“争”的观念、“快”的思想。要强化市场思维,充分发挥陵川资源、生态、文化等各方面优势,合理统筹好第一、二、三产业建设,引导市场经营主体主动填补市场空缺,实现效益最大化。要强化保障机制。树立“奖得心跳、罚得脸红”导向,健全选人用人制度,要加大奖惩力度,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作者为陵川县委副书记)
建设路管网施工交通管制20天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厦门
宁德在建市重点项目前6月实现“双过半”
电影《渠首欢歌》淅川首映
优化无纸化服务 海口美兰机场新增海南航空办理渠道
【学思践悟】问道浙江
西湖的鱼不能偷钓!深夜的曲院风荷 有人把九斤的鳊鱼藏在怀里
十一大放价——自然而然,好好睡
2017年度全区能源化工产品合格率97.1%
滨州职工医疗互助保障互助金支付突破4000万元
盱眙2017年民生水利建设投资达7.6亿元
中级人民法院选调职位缩减
仙游县: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升级版
云南省通信管理局去年以来劝阻诈骗27453起 避免群众损失超3624万元
深圳市军供站安防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工程招标公告
全市城管执法部门查处61起环境违法行为
@国家建设者 致敬礼!
电白开展防灾减灾日现场宣传活动
无锡市气象台2018年9月30日17时发布的晚间天气预报
陈立辉局长检查春节期间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