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评论
魏金锋
近日,清远经历了入冬以来最为寒冷的一个周末,大幅度的降温让很多露宿街头的流浪者遭遇困境,有清远热心市民为流浪者送上饭和水,并联系救助站进行全方位排查。
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高度”,也需要“温度”。
“高度”决定城市发展的走向,“温度”是支撑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的温度与市民幸福指数紧密相连,城市的温度暖不暖,是检验政绩的标尺,衡量发展的天平。有温度的城市,不管这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它都是一座值得留恋和向往的城市,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宝贵的软实力。
当严寒天气来袭时,气温骤降,每个人都渴望更多温暖。很多默默无闻地为城市公共服务作贡献的劳动者们,他们更需要“温暖”。其实,很多随手的爱心之举人人可为,比如有条件的市民或商家可以在严寒中给流浪者送上一杯热开水、一个热包子;清晨傍晚,开车出行的市民主动减缓车速,为环卫工让出一份安全。
温暖还看细节,感动在于瞬间。
每一位市民都不是“城市温度”的旁观者,而是创建的主体。普通的小事或许在有些人眼里只是举手之劳,不值得一提。但这个社会之所以如此地温暖,最关键就是在平凡的小事中,用真情在做、用爱心在做,从而感动身边的人。
当然,要让一座城市在严寒中持续保持温暖,仅依赖于一时一地的关注显然远远不够,还应该建立更加全面和人性化的社会爱心帮扶制度,在严寒之中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户外工作者们,持续发力让城市温度“升温”。
比如,对户外工作者应有更完善的防寒保障措施,给他们发放棉服、棉鞋、手套、口罩等防寒保暖物品,使他们免受风寒之苦;特别当气温极低时,应调整工作时间,尽量避开最寒冷时间作业;对于市民而言,不要随意乱扔垃圾,以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也是温暖的关爱。
对需要救助的对象分门别类,针对特点有的放矢实施救助。清远市救助站工作人员日前在“扫街”了解情况时,也有“流浪者”当场拒绝救助。社会救助体系还需做得更多、更细,除了给他们提供“温饱”以外,更要想办法走进他们的内心。
当一座城市有了“温度”,这个冬天将不会太冷;当这种“温度”持续不断,这座城市将会温暖如春。
城市有“温度”,发展有“热度”,未来值得期待。
市委宣讲团到市人社局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落实目标任务保障和改善民生
因地制宜打好“蓝天保卫战” 我市两区列入污染防治主战场
淮北市推动不动产登记提速增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市统计局及早谋划上半年营商环境监测评价工作
八旬老父忆女儿许念华:女儿为救她的学生而走
城市有“温度” 发展有“热度”
《昨日青空》承载国漫梦 讲好中国好故事
白皮书阐述中方对于中美经贸摩擦的八大立场
“法鉴▪湖州法院执行在线”正式上线运行
灌南县举行清明祭扫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市住建局积极参加市第七届环淇河自行车赛
市旅游局积极筹备第二届中国·吉林 国际冰雪旅游产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三届 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
入职体检离“一检通用”还有多远?
[青白江区]青白江区开展“青白江区名中医”义诊义检活动
鄢陵县:多措并举积极做好2018年财政工作
我市“只跑一次”改革快速推进
我国高分五号卫星发射成功
我市启动3.15金融消费权益日活动
不以小利计 只愿水更绿 沅陵水上人家搬迁上岸静悄悄
筑牢思想根基推动南充公路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