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闻网讯:8月30日上午10时30分,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升空,“2018年天津市海上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演习”在天津南疆水域拉开帷幕。据悉,此次演习是迄今为止天津市开展的规模最大、投入设备最先进的一次海上搜救演习,参演人员达220余名。
2018年天津市海上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演习
此次演习由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主办,南疆海事局承办,天津海事局、北海救助局、天津市气象局、天津港口公安、天津港口医院等15家单位参与。演习共有包括客船、油船、公务船艇、专业救助船、专业清污船、消防船等在内的24艘船舶,2架直升机、2架无人机、6部专业车辆以及搜救志愿者队伍等应急力量参加。演习以客轮“天仁”轮与油轮“连安湖”轮在天津市水域发生碰撞,造成人员落水、船舶起火、油品泄漏、海洋污染等为模拟场景。在1个小时的时间内,参演人员和船机完成了人员救生、旅客疏散、船舶消防、应急堵漏、医疗救护、污染监控、应急清污等演习科目。
救护车转移伤员
此次演习,科技含量十足。天津海事局与企业合作研发的hy-16t型固定翼高性能海事无人机在落水人员搜索、污染监控等方面发挥了出色作用。据介绍,该海事无人机搭载了先进的可见光和非制冷红外双光吊舱,能满足夜间飞行或大雾天气飞行,也能实现80公里超视距飞行,还能将吊舱捕捉的视频画面实时传输到指挥部门,具有响应速度快、搜索范围广等特点。
直升机救助遇险人员
除了无人机,此次演习还释放了水下机器人进行水下探摸作业,以确认船体水线以下是否还有其它油污泄漏点。天津海事局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水下机器人的主要功能是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下或人员不易到达的水下地点代替人员开展水下探测、安全监控、紧急处置、简易维修等工作。目前,最先进的水下机器人可实现潜水时间6个月,潜水深度1000米。
天津海事局副局长、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黄海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演习重点检验了天津市海上搜救各成员单位及搜救力量在应对复杂海上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协同作战能力和应急处置效率,对保障辖区水上人民财产安全和海洋环境,支持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天津市应对重大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津云新闻记者李泽亚)
抚政办发〔2017〕76号 抚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抚顺市财政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2017年苏州市版权年会召开
两年多新开国际航线60条 新增国际通航点20多个
我市召开秸秆综合利用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议
江苏爱心人士情暖马山贫困学子
天津举行大规模海上应急演习 科技范儿十足
重拳治理发票虚开 积极优化营商环境
帮人取钱“顺”走一千
顺昌县郑坊镇开展防洪防汛应急预案模拟现场演练
全线检修赛道保障比赛顺利
五一小长假临近 市消协提醒旅游购物应理性
中国航空工业成就展开展 近距离体验航空魅力
我市组织收看收听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电视电话会议
上西街道办多措并举壮大集体经济
江南区:推动基层党组织书记主体责任落实
本月底,14路公交线路首末站将有调整!
加强森林防火搞好防汛抗旱
昌飞公司国际合作S-76D第二架机提前交付
和县举办职业人群“万步有约”健走大赛
天气预报说,最近以分散性小雨为主,啥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