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到“悦”读 一路春风伴书香


暑假期间,学生们在一家书店看书 (本报记者 王小彤 摄)
□记者 王浩 实习生 周光达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古往今来,倡导读书的名句数不胜数,读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阅读工具和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阅读,突破了以往在时间和空间上对阅读的限制。昨日,记者对此进行走访,和你一起分享关于阅读的故事。
    “70后”:小小的借书证  开启读书人生
    有些破损的蓝色外包,打开来,泛黄的纸页上贴着一张照片,密密麻麻的字迹似乎在印证着这本证件所代表的历史感。
    “这是我上小学时候办的借书证,我的整个童年都有这本借书证陪伴。”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中华路上的华强城小区,今年40岁的市民冯敏说,“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爱上了阅读课外书籍。每个星期五我都要去图书馆看书,然后再借4本书周末看。”冯敏回忆说。
    冯敏告诉记者,由于家里经济条件有限,不能给她买很多书籍阅读,而当时的她正处于对各种知识如饥似渴的阶段,于是父母带着她走进了图书馆。
    “父母到了图书馆才知道,办证借书是有规定的,办理借书证需要押金,每张证每次只能借两本书,借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冯敏的父亲觉得两本书根本不够孩子一个月读,而他和妻子工作都忙,不可能每周带着孩子借书、还书。于是他想了个办法,在给孩子办证的同时,冯先生也办了一个,这样两个借书证一次可以借4本书,保证孩子每周都有新书看。
    冯敏告诉记者,那时的孩子都很爱看书,还不到图书馆开放的时间,都已在门口排起了长队。开放的时间到了,图书管理员一个个地验借书证,一个个地放行。“那时候,能借到书特别不容易,借一次书要等好久。那时候谁能在图书馆借到书都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冯敏笑着说。
    有了借书证,借来书,白天上课做作业,晚上复习完功课后,冯敏就在家里开始看书,看了书一定要给父母讲一下自己学到了什么,觉得特别骄傲。从那以后,冯敏坚持每月至少读两本书,直到现在,她还保持着读书的好习惯。也正是因为坚持读书,不断提升自己,如今冯敏事业小有成就,家庭和睦幸福。冯敏说:“借书证开启了我的读书人生,事实证明,父母当时的做法是正确的,读书让我受益匪浅。”
    “80后”:喜爱电子阅读  随时随地看书
    如今的“80后”,早已经成为电子阅读的忠实粉丝。
    “我现在确实很少去图书馆了,平时碎片化阅读时间比较多,我收藏了很多很好玩的微信公众号,毕竟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今年29岁的陈然表示,自己看书很杂,“电子书也会看,但是随手做笔记不方便,看着没感觉,缺少一种读书的情怀。 ”
    一旁抱着本书正读得津津有味的小刘对记者说,电子阅读的优点很明显,可以随时随地看,但是缺点就是无法进行深阅读,不能进一步思考。“阅读纸质书能让人静下心来,还可以去细细品味、思考,但是电子阅读信息量太大,容易让人陷入浅阅读困境。“不过,对于我来说,现在看电子书比较多,主要是方便。”小刘说。
    伴随着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数字化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深受年轻人喜爱。“我和很多同学已经习惯了数字化阅读,有时候就连参考书也会想找电子版。”陈然说,他之所以会选择电子阅读,纯粹是因为方便,“有时候很想看书,可去书店太花时间,要不就是把纸质书买回家后劲头就过了。还不如在网上看,想看什么上网一搜就有,可以随时随地阅读。 ”
    “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有手机依赖症,没了手机会觉得很不方便,在手机上关注一些微信公众号或者是专门下载几本电子书看,真的很方便。”陈然说,虽也有同学选择看纸质书,但大部分同学会选择看电子书,“现在,网上的电子书能下载,只要带着手机,随时随地就能阅读,真的很方便。”
    为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陈然还专门在网上买了一个电子书阅读器。“阅读器既方便看书,又具有纸质书的质感,一举双得。”陈然笑着说。
    “90后”:有声阅读兴起  听书渐成时尚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每天能拿出专门的时间捧起书本阅读,成为一件越来越奢侈的事情。在此条件下,有声读物成为“90后”阅读新宠。懒人听书、喜马拉雅fm、蜻蜓fm、氧气听书……听书成为一股阅读潮流,似一阵春风吹入千家万户。
    “90后”的邹女士工作多年来就一直有坚持睡前阅读一个小时的习惯,而如今,她更喜欢在每天睡前通过手机app听书。“劳累了一天,配着舒缓的音乐听书真是一种享受。”“最早接触到听书,是给两岁的儿子听故事。”市民邹女士说,“我的英语发音不标准,就付费购买了一些儿童故事的音频资源。现在,睡前用手机和ipad听英语故事,已经成了我儿子的固定习惯,孩子不用盯着电子屏幕就可以学英语,这种方式真的很棒!”邹女士感慨道。
    邹女士闲暇时也会在手机上听一些故事。“不论是新闻资讯还是人文、历史故事,不想用眼的时候,放在耳边听一听,感觉真的很放松。” 邹女士说,多年来,她一直保持着听书的习惯。“大概从2010年起,我就开始听书了,后来有了喜马拉雅fm,我听完了很多部小说。”邹女士直言,听书让她对于书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记忆,“有声读物还能充分呈现人的声音魅力,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天津代表团参加2018海博会
省政府质量奖评审组来我市开展现场评审工作
2017年中国文化馆年会闭幕
陕西2018年“春风行动”转移就业75.5万人
乡村振兴潮州行⑨潮安枫二村:要致富先修“路”,要振兴先提质
从阅读到“悦”读 一路春风伴书香
世界杯来了,球迷们嗨翻了 喝啤酒吃烧烤得注意
北海市“道德讲堂”(第23期)在北海市图书馆举办
我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实现“七连调”
高明区成立首个“禁毒宣传联盟”
今年前7个月 交警部门办理危险驾驶案499起
东坑镇召开“八一”建军节座谈会
段志刚率队赴衡南调度项目建设
京城唯一Design Hotels酒店落户我区
市城管局印发《南通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着装管理暂行规定》
东兴侨批馆成为口岸知名旅游景点
自治区“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基本建设完成
查丽芳用心讲述《苏东坡》之“人生风景”
德阳加快构建通航全产业链生态圈
出重拳治流动摊贩“顽疾”